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讓我聽見愛的歌聲,北投、慶生與遙想。

 


時值五月底,端午節前夕的梅雨時期,
台北的天空不時下起陣陣細雨,有時還會交雜雷雨,
這是搬來新莊的第一個春夏之交 。

從過年完二月多回來到現在已過了三個多月,
雖然也是有大大小小的事,但日子如同往常般平靜,
這次就來聊聊這三個多月裡各種無所謂的小事
 
 


首先先說說版頭這張圖吧,
二月多過年回台北後去看了動畫電影"讓我聽見愛的歌聲",
這部片是由我很喜歡的導演吉浦康裕執導的,
在前段時間日本上映時就有注意到,想不到過不久台灣也宣布會在年後上映,
也就成了對自己來說年後新年的一個期待活動。
 
我和女友去了離目前住處很近的宏匯廣場看,
之前電影我們都還是跑去板橋或北車附近看的,
沒想到這兒離家裡比想像中還近,
雖然稍微因為迷路小繞了點路,不過很順利地抵達了,

還記得那天稍微有些陰雨,
影院或許是因為疫情而顯得有些冷清,
不過大概也是因為還很新的關係,倒不會覺得蕭條破舊,
這麼說對影院方很不好意思,不過人少少的給人的感覺挺好的。

老實說,雖然非常期待吉浦導演的長篇新作,
卻又不是真的很期待這片子會讓自己滿意,這麼說好像有些饒口,

主要是因為在看預告的時候,感覺相比過往如"顛倒的帕特瑪"或"夏娃的時間",
這次的風格色調顯得明亮活潑許多,製作規模也更大,整體方向更往商業娛樂作品前進,
當時覺得吉導或許正處在過渡期,"愛的歌聲"也會是個很多摸索嘗試的作品。
 
想不到看完相當的滿意,
在僅僅不到十個人的大大的片場裡,一路到散場回家,
總覺得餘韻繞樑,感動滿溢地難以言語。
 
後來我們又找了一個假日去同一個影院看了一次,
在那個月截稿完後,又和女友與其他助手再看了一次,
也成為了我第一次進戲院三刷的電影,
 
下檔後片子在巴哈動畫平台上架,我們又當付費會員再看了一次,
只記得那段時間裡腦袋滿滿都是"愛的歌聲",
而這張圖也是為了紀念這樣的感覺而在那段時間畫出來的。
 

以下可能會聊到片中劇情。

  "讓我聽見愛的歌聲"講述的是一個不太靈光的機器人詩音,為自己周遭的朋友努力爭取幸福,最終朋友們也傾全力回報,讓自己總算了解了何謂"幸福"的故事。
 
要我說為何這部片如此讓自己喜愛,
或許就是那種在可預料的劇情裡,能感受到各環節的用心與飽滿,
並且在關鍵之處佈置亮點的能力吧!
 
剛開始,劇情因為走在可預料的套路裡,
看完預告片就能猜出個大概,看的當下還在腦中暗自分析拆解著它的結構,有種不出所料而高高在上的感覺,
然而隨著劇情的轉折,該說非常令人驚奇驚艷嗎?倒也不盡然,
但就像在吃慣了的小吃裡多了一些別出心裁地、細膩而溫暖地調味,
讓我深刻地沉浸於片中,忘了客觀地分析批評,只隨著心裡的感性動作,
隨著中後段的轉折,才發現所有的故事都被巧妙地串起,譜成一篇和諧的樂章。

幾次的回味,小小的細節與鮮明的主線,
讓人覺得是個用心製作的精品,不到完美無暇,卻可愛的洽到好處。

讓我一直以來非常印象深刻的"吉浦式演出",
沒有因為想討好娛樂片受眾而消失,
反而變的更成熟、自然且有趣。

我很喜歡片中的場景,主角群們搭乘的公車路線貫串了整個故事,每個場景都被運用的很充足。
劇中舞台相當鮮明,雖然是個帶有科幻元素的故事,卻清楚自然地演出故事的科技樹層級,微近未來,又帶點鄉下日常感的學區城鎮,有點親近又有點奇幻的感覺,非常美麗。

也是在感受到這點時,我發現吉浦康裕導演相當善於用場景演出,在他的作品中,總能將場景的功能性發揮的很好,並讓觀者有強烈的記憶性。

男女主角觀看詩音的回憶紀錄是全片最強力的轉折與亮點,就如同前面所言,這個劇情發展不太讓人意外,剛看到甚至得意地覺得跟自己猜得八九不離十。
但這個橋段的演出實在太不可思議,片中有許多出色的地方,但從未想到全片最強的轉折竟然是藉著一個"AI"的第一人稱視角的演出,藉著怎麼看都不是人,而是無數個攝影機鏡頭來揭開一切的來龍去脈,再加上語音與音樂的陣陣呼喚,在那時候,我才明白了這部片想傳達的是什麼,而意識到這點時,眼框已經泛淚。

過往看過不少機器人有自我意識後開始追殺人類的科技驚悚故事,也很熟悉機器人反而比人類更有感情、更像人類的人性反思,然而"愛的歌聲"卻讓我覺得在這兩者間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詩音無疑是個機器人,她死腦筋、不靈光,只會死命地完成被交付的任務,但她並沒有走向想消滅人類的路,反而是用機器人的方式死命地讓自己的主人與朋友們幸福。
儘管看起來天真到有些傻,卻也因為主角們都是一群稚氣未脫的高中生,而顯得純粹且珍貴。
看著看著,才覺得傻的是以為早就看透一切的自己,
人追尋幸福,沒有太多的理由,即使世界變得再複雜,也從來沒有改變這點。
 
我很喜歡這種純粹的想法。
 
 
總之我看了"讓我聽見愛的歌聲",很久沒有看到讓人如此滿意的作品,
讓我深刻感受到能與她相遇真是太好了。
 
 
另外我還有去看新的蝙蝠俠,和女友再看了一次蜘蛛人,
以及最近和4和14去看了奇異博士2,
細看下來全都是英雄片,最近老覺得需要反省一下這點,
總之這些就先不另花篇福聊了。
 
 
三月底的時候和女友去了一趟北投一日遊,
想想那天也真是有點有趣又有點怪,
原先考慮的地點有淡水、北投和貓纜,
結果首先是出門時忘了帶鑰匙,幸好房東馬上幫忙,
接著是騎車時女友的安全帽似乎沒扣好而滑掉,幸好只是掉到地上,撿回來就好,
結果去捷運站馬上聽到貓纜因天氣關係停運,
 
正想著小插曲也太多的時候,竟然在捷運月台遇見了漫畫工作室的老師,
老師剛好有住過北投,於是和我們聊了聊北投的事,
也就決定要前往北投了。
 
北投比我想像的遠了一點點,
捷運還是很方便的,轉車去新北投的捷運很漂亮,
像是特別裝飾的導覽列車,整體的設計很用心,
即使只是簡單的一日遊,也讓人多了種旅行與冒險的感覺。
 
到新北投後繞著北投公園走,
先去了挺漂亮的圖書館,設計的很不錯,
不過人有點多,再加上天氣有些陰,
室內空氣似乎有些稀薄。
 
接著又去了旁邊的溫泉博物館,
這裡相對寬敞涼爽,裝修與動線讓人覺得滿舒服的。
 
繞了一圈邊走邊聊,記憶中以前沒有來過北投,
不過實際上到底有沒有來過已經忘了,一路上都覺得有些新鮮。
 
在回程時下起大雨,
晚餐去一家google找到的素食西餐廳,
坐在半戶外的座位吃披薩與義大利麵,
這是三月周末的小小的北投之行。
 
在這三個月裡也有幾場飯局,
和老師同事吃飯、和女友去女僕咖啡廳吃飯、和朋友下班吃飯聊天等等,
如果有時間的話,其實每樣都能一一聊聊的,
不過這樣下去恐怕是寫不完,就先簡單寫過吧!
 
 
我也想聊聊新莊的生活,
搬家來到這裡後,日子過的不錯,房子住的滿舒服的,
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巷仔內鄰居有時會有些吵鬧,
其他還是挺舒適的,
 
吃飯時還在慢慢找新的店,也漸漸有了喜歡吃的小店,
因為有了廚房,和女友也常常開伙煮東西來吃,
漸漸習慣去旁邊的全聯買食材,
最近努力地定時去旁邊的公園跑步,
樓上的黃金獵犬出門時總是鈴鈴作響,慢慢地這些都變成了日常,
仔細想想,就發現也才半年多一些,卻有種已經住了好久的感覺,
事實上才剛要迎接來這兒的第一個夏天呢。
 
說來有趣,這幾天也常會突然想起前幾年在南勢角的生活,
想起在那兒常吃的店、常走的路,發生的事。
要說懷念可能也說不上,硬要說的話,我感覺那是一種"遙想"
遙想那兩年的始與末,還有中間的許多片段,
大概只是想思考一下是這幾年都在活些什麼、想些什麼吧?
也或許是因為故事有了個章節的斷點,讓人覺得可以好好反省整理一下來龍去脈了,
總而言之,這種"遙想"讓我覺得愉快,而且充實。
 
 
四月底的時候,和一起畫連載的夥伴去了台藝大講課,
像是以前去雲科大的講座課,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與實務經驗,
第一次去台藝大,不過因為演講的教室剛好在學校靠外側的大樓,
進了校門後也就沒有深入校園,
 
上次去雲科已經是幾年前,
許久未進到學區裡總有種奇妙的感覺,
尤其是走在陌生的教室大樓、走廊、教室裡,
而且是用外賓、老師的角度,看到那些走進教室好像走在自己家客廳的同學們,覺得特別地有趣。
 
演講滿順利的,講完後也留下來回答問題,與同學交流,
雖然沒有聊什麼特別的事情,卻意外覺得從這群學生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一些體驗化為思考,很不可思議地,覺得腦袋流進了一批活水。
 
散會後,和女友與連載夥伴去吃了鼎泰豐慶祝大功告成,
雖然花了不少時間準備,也覺得挺值得的吧。
 
 
五月底,就在上星期,去女友家和她家人一起吃飯慶生,
上次情人節意外地找到一家不錯的餐廳,不過因為疫情不好內用,這次就外帶去她家裡吃,
好像是第一次在女友家和她全家人外加四隻貓吃飯,
如同一般家庭的日常風景,吵吵鬧鬧的卻很和平。
在一些飯局時,總會有種把自己抽離出來的感覺,從遠處看著大家聊天打屁開玩笑,那風景真是有趣,不禁想"哈哈"地輕笑一聲,這麼想的時候已經回到了現實,吃著美食或是加入了話題,
當時我也有那樣的感覺,覺得挺愉快的,
 
吃完正餐還切了個蛋糕,巧克力很順口,有點甜但偶爾吃很好。
 
 
其實還有不少趣事的吧,
最近正努力調整作息、按時運動,與改變一些飲食習慣,
光是這樣就讓我在這陣子每天都有新發現,
 
連載也努力持續,已經來到12集,還發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插曲,
但大家都持續打拚著,
 
原創的分鏡又修改了一個新版本,
這次的我滿有自信,覺得自己進步了滿多的,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希望能慢慢地把她完成。
 
真希望能把每天的想法與趣事都寫下來,
時間還是有些不夠用,但我仍會繼續寫下去。
 
端午節快來了,雖然這陣子大概會陰雨綿綿不太方便,
但我已經開始期待起夏天的到來,
昨天和女友聊天,數了數,來到台北快要滿七年了,
說長不長、說短倒也不短,
 
上次去頂溪看牙醫時,又去吃了那家熟悉的麵店,
沒看到話很多的阿姨和切滷味的大哥,老闆和小哥倒是沒什麼變,
只是似乎已經沒有賣細麵只剩寬麵了,
 
我想這段時間的變化,大概就像這種感覺,
說小不小,說大倒也不大,
就這樣,慢慢地,改變著,前進著,
 
那麼這次就先聊到這兒吧,
生活要愜意,後會有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