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趕稿與斷電,一個多月前的年假記事

各位午安,
時值大年初四,我正在北上的高鐵上,
上星期四在過年前提前了一點回到台南,
而經過一星期的週五則又再次北上,
這次的年假剛好一整個星期再加週末,
意即扣除今天還有兩天假可以放,
說是這麼說啦,不過國定假日本來就跟我無關就是了。
總之,我想在這段回程時間,就來聊聊這次回台南過年的事吧。


這次回來還真是過得滿豐富的,
短短一星期發生了不少趣事,

週四中午我搭乘板橋的高鐵南下,
在板橋買了一罐樺達奶茶回台南,
最近滿喜歡喝這家的,雖然有點貴,
本來以為台南沒有,特地買回去給爸媽喝喝看,
結果聽說台南的百貨公司裡就有了,
真是多此一舉,不過還是很好喝。

週四回到台南卻不等同放假,
從週四到週日的過年前夕都一直在趕稿,
因為剛好遇上單行本的截稿日提前與連載重疊,很怕一個大意就會耽擱後續排程,所以前幾天特別緊張,
大概就是早起畫圖,吃飯的時候則和家人聊聊天,每天確定進度這樣的生活,
仔細想想跟平常也差不多就是了,可能是因為每次畫封面都會特別緊張吧,那幾天也如同過往戰戰兢兢,
比較遺憾的是明明提前回去了還是沒有吃到熟悉的小吃,不過家裡的飯菜也讓人很滿足倒是。

週六晚上約了1和4吃飯,
搞了半天結果跑去4家叫外賣吃,晚一點14也來了,
隨意看影片聊天,原本想10點回去趕稿的,搞到11點多才回家,
為了把進度補回來累了一些,但好久沒聊聊天還是挺開心的,

週一除夕的早上則是睽違不知道是一年還是兩年的去爬山了,
原本前一天有些猶豫,但也很久沒去了,還是決定去看看。

這次比之前稍微晚一點出門,
可惜除夕牛肉湯沒開,就吃了旁邊的早餐店,
早晨的台南很冷,有些陰晴不定,幸好沒有下雨,
騎在前往中興林場的路上,或許是真的有段時間沒來了,竟覺得有些懷念,
各種記憶油然而生,不是太清楚的想起什麼事,而是破碎的、斷續的事件、名詞與互動,
從第一次去那兒到不知哪次在路上聊的RO、LF2、瑣事與八卦,哪條路是後來才蓋的,在哪裡迷過路等等,
在早晨冰涼的空氣拂過臉龐的同時一一浮現,
那時我想,決定要來爬山真是太好了。

本來以為比平時晚又是過年,應該會很熱鬧,
想不到本來的市場一個攤販也沒有,
遊客也沒幾個,格外安靜。

循著習慣的路線邊走邊聊天,
最近特別有一種感覺,和老朋友聊天的內容和以前很不一樣,
雖然隨著生活圈與年紀成長,本來聊天內容就一直在變化,
不過近年這樣的感覺特別鮮明,
我想或許是因為不只是話題,連人本身都有些改變吧,
也或許是自己變了也說不定。

很幸運地綠谷西拉雅有開,
坐在池塘邊的吧檯喝熱巧克力聊天,
陽光也在此同時劃破雲層綻放出來,
也不知道到底是太陽還是熱巧克力的能耐,空氣突然就溫暖了起來。

我們繼續邊走邊聊,最後騎車回程,
久違地爬山讓人很愉快。


回去後睡了一下繼續畫圖,
除夕夜晚上去阿嬤家吃飯,
一如往常的過年風景。

初一照家裡習慣中午去大舅家吃飯,
今年回來的人好像比較少,
不過還是滿熱鬧的,天氣也很好,
大舅家吃飯的習慣就是大家都弄些東西帶去,吃的隨意也比較輕鬆,
每過一陣子就會看到一團小孩衝出來,
胡亂吃一波玩一波然後又跑進屋裡去,
像一陣風一樣,

吃飽在陽光下的中庭和哥哥聊了一會,
接著就回家了。

到今天封面已經解決,單行本的進度大概都在控制中,心情也放鬆不少,
想了想決定給自己放個假。

於是初二週三一早,我搭車前往雲林斗六,
女友家過年去古坑,而我也想回雲科看看,於是便有了此行。

很久沒搭台鐵,再加上台南車站後站動工遷移,竟覺得有些陌生。
連台鐵能用QRcode進月臺都不知道XDD

總而言之在一種落漆感中順利搭上了車,
前往雲林路上,很久沒看到台鐵沿路風景。

到斗六時天氣有些陰,在車站和女友會合,
斗六車站雖然有些小改變,不過整體沒什麼變化,車站外的雜亂感也是依舊。

女友家人開車載我們到雲科去,
一路上看著哪些店還在哪些不在,
大學時常吃的店很多都不見了,
不過校門前的感覺卻沒什麼變,

我們從校門口進學校,邊走邊和女友聊這裡是什麼、這棟是什麼,以前在這裡做了什麼之類的,
除了大禮堂如同翻新了貼圖般有整修過外,雲科的景色意外地沒什麼變化,

我們就邊亂走亂聊,把在學時熟悉的地方都走過一輪,

岔題一下,原本這篇文章在高鐵回程上打到一半,而現在再次開始打已經是過完年約兩個星期後了,把時間切碎來運用也是近來在學習的事情,
總之這篇文章應該會在斷續中完成吧。

回到雲科,走過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風景,
校園裡和上次來演講時差別不大,
正值寒假,學校沒什麼人,倒是有很多狗,
散步到一半不知不覺多了幾隻狗狗護駕,
坐在雲夢湖旁休息時,狗狗也圍著我們或坐或趴,
等再次出發時竟然換班護駕了,
因為戴著寫名字的項圈,或許是校狗吧,

校園大致繞完後,我又想看看龍潭路,
於是我們便繞著校園圍牆回到門口,
在這期間狗狗依然很盡職地跟著我們。

不知為何,這次回來腦中浮現的景象並不是大學四年的跑馬燈,
而是剛入學,爸媽開車載我來的時候,
要說為什麼我也不是很明白,
但那景象很清晰,令人挺懷念的。

之後和女友家人一起吃了午餐,
然後又去了虎尾布袋戲館和故事館走走,
還有虎尾誠品和一間差強人意的豆花,
接著便坐高鐵回臺南去了。

那天晚上倒是發生了件趣事,
晚餐當大家興致勃勃地要煮火鍋時,
家裡忽然斷電了,
正確來說,是只有一半的房間斷電,
測試過後,作息起居,電燈熱水都沒什麼問題,
但我的房間插座沒電,所以也不能畫畫了,
幸而單行本的東西大多搞定了,
或許是天意,總之在回臺北前,我得到了幾天強制放假的時間。

後來檢查了一下,似乎是電箱裡有電線燒斷,
打文章的現在已經修好了,幸好當時沒發生什麼危險,反而得到了年假後半遠離電腦的幾天時光。

跳電的隔天,女友和我和我媽騎車出去晃晃,先去了離家很近的牛稠子車站,
是上次在網路上看到的小景點,
一個復古風的造景小車站,
東西有點雜,不過一些頗有時代感的小道具造景還算有意思,離家裡騎車不到五分鍾,來走走散步還不錯,
之後再去了隔壁的虎山樹林散步,

上次來是滿久以前了,
不過樹林倒是沒什麼變,
女友和我媽走在前面散步聊天,我則跟在後面,
走在泥土落葉路上,高高的樹整齊的有種奇幻感,

之後則是去奇美博物館吃午餐,
一陣子沒來想不到裡面的餐廳都變了,
吃了一家新的義大利麵西餐店,
媽媽推薦我們水交社園區,
讓我們下午有了新地標。

午飯後媽媽先回家休息,
我們則前往剛得到的新地標,水交社園區,
原本想說臺南怎麼會有這個新的景點,
一去才發現是很久以前有去散步過的地方,
也忘了是什麼時候去過,那時似乎還在興建,只有一部分的地方有弄起來,
想不到過了幾年變的相當熱鬧,像是一個結合文創園區的公園,
這天剛好有文創市集的活動,再加上年假,人滿多的,
幸好空間算是寬闊,不會感到擁擠,不過記得那時風吹的還是有些冷,
我和女友走馬看花,繞了園區一圈。

逛完了水交社園區,
過年期間,綠豆湯沒有開,
我們騎車去北門路的書店找書,

那幾天看到一本很喜歡的漫畫叫"動畫師!"
無論畫面與故事都非常對自己胃口,可惜台灣只出了兩集就沒有下文,而且這兩集還已經絕版,非常地難找。
算是碰碰運氣就來書店看看,結果果然沒有。
之後我們在北門路上晃了一下,之前感受到的北門路的蕭條果然不是錯覺,
一方面可能是鐵路地下化的施工把一些地方圍了起來,許多以前會吸引年輕人的店都關了,而原本還在的店則變得黯淡,
讓這條路和過往相比顯得蕭條許多,
我一邊咀嚼這些感想一邊走著,我想一路上我大概也碎唸著這些想法給女友聽也說不定。

回頭一想還真是繞了滿大一圈,
再次騎上車,晚餐和女友的臺南朋友吃飯。

吃飯其間聊了一些臺南的事,
比如車站前圓環中間的銅像是誰,
女友問起這個時,我才警覺車站前圓環有個銅像,這大概是這次過年最大的收穫。

晚飯後我們還去了普濟殿的燈會,還有回程途中偶然看到的藍晒圖園區,

回頭想想那天的活動量還真是有夠大的,
也踩了太多點了吧?
總之都是不錯的地方,
燈會有些擠,不太適合疫情期間來呢,
不過沿著蜿蜒小巷懸掛的燈籠滿有味道的,
藍晒圖園區則像個文創聚落,
近年還真是流行這種景點,
看到以前在海安路的藍晒圖找到新家還滿有意思的,
我們到時園區已經要關了,畢竟是要回家時順道經過的,就當是夜間調整呼吸的散步。

於是隔天,我們便搭車回台北,
這下就接上文章開頭的時間點了。

不過實際上,打文章的現在已經是三月底,
那時才剛忙完一本單行本,而現在,我又忙完了一本單行本,
時間這的過的挺快的,
回來一個多月的時間,也有很多趣事想聊聊,比如看了喜歡的電影或是原創的分鏡畫完了之類的,
不過在那之前就先歇一會兒,留到下次吧,

前幾天,台北的天氣好的出奇,
而今日則又有些轉冷,飄起微微細雨,
春分已過,不禁有些期待起第一個搬到新租屋處的夏天到來,
生活要愜意,我們後會有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