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過去大半,
時間來到八月底,不知不覺已經回台南生活超過三個月,
台灣的疫情漸漸緩和下來,希望可以持續下去,
回來的三個月裡,我出門的次數寥寥可數,
說寥寥可數可是一點都不誇張,大概兩隻手數得出來的次數,
甚至或許一隻手就能數完?
說起來,在家裡住三個月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畢竟從高中畢業後,我就沒有連續在台南待這麼久過,
雖然是因為疫情,卻也有個機會能陪陪家人,
哥哥也在上個月辭掉工作回到台南,並在八月初去位在高雄的新公司上班了,
看著他在短短一個月內從台北搬回家,再去高雄上班然後租了新房子又搬過去,
不禁為他充足的行動力致敬。
家裡的生活說起來很是悠哉,甚至到了有些廢的地步,
基本上就是起床畫畫,出房門吃飯,然後繼續畫畫的反覆循環,
偶爾則在客廳和爸媽聊聊天,
因為台南的房間室溫很高,所以想開冷氣就會開,
冰箱也總是有定時補充的飲料,
讓人覺得真是舒適的奢侈。
說起那寥寥可數的出門次數,
有兩次是出門去剪了頭髮,
有一次去北門路的藝豐書店買書,
我本來想買一部最近看到的漫畫,叫做葬送的芙莉蓮
可惜第一集缺貨,結果還是空手而歸,
回來時去文化中心散了一下步,
文化中心的停車場正在施工,
其餘的地方似乎沒什麼改變,讓人有種奇妙的安心感。
還有一次是上次截稿完和媽媽一起去公園散步,
附近的公園一直有在建設,以前會去散步的田埂路現在鋪上了磁磚,
漂亮的讓人不太習慣,不過有地方可以走走還是很不錯。
除此之外大概就是騎車去買飯吧,
有一次我發現家裡旁邊竟然有可不可紅茶,
然後感覺丹丹的口味有些不一樣,
諸如此類,真的是很悠哉呢
對了,上個月有東京奧運,
家裡也小小的跟上了一波奧運小祭典,
雖然是首次無觀眾的奧運,透過轉播看各種比賽還是挺熱血沸騰,
每次看這些比賽都覺得運動員真是太偉大了,
只消短短的幾時幾分甚至幾秒,觀眾的情緒就會跟著起伏,
有輸有贏,有笑有淚,感情像漣漪一樣擴散開來,浸染到觀眾身上,
我喜歡那種感覺,
儘管結果總是有好有壞,
能感受到那樣的感覺對身為觀眾得自己來說就已經是一種娛樂和享受了吧!
說到娛樂,也來聊聊最近看的東西吧!
首先想說說上面有提到的葬送的芙莉蓮,
起初是為了收集資料而看的作品,看完覺得滿喜歡的
芙莉蓮的故事主題標榜的這是個勇者一行人"後日談"的故事,
打倒魔王之後,一行人遭遇了什麼?
原本以為會是個有點胃痛又細膩的故事,
結果意外地治癒又舒心,偶爾會給人淡淡的哀愁,想到一些事情,
但整體來說很清新。
在看芙莉蓮的時候我感受到最印象深刻的或許是對於時間的描述,
在故事中總是藉著芙莉蓮遭遇的人事物、若有似無地講述著時間的推移,
物是人非、物非人是、物是人是、物非人非,
隨著時間,各種情況都會遇見。
在細膩的主題外,角色本身倒是時常給人落漆脫線的感覺
任性又ky的妖精芙莉蓮帶著一夥年輕人,搞笑橋段總是來的措手不及,
明明很細膩卻又會講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感覺和芙莉蓮本身挺相似的。
總之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雖然說不上內心澎湃地喜愛這個作品,
卻讓人不知不覺想一直看下去,清淡的感覺很舒服。
另外我最近看了新的自殺突擊隊,
和芙莉蓮完全不同,口味又濃又烈卻非常過癮,
和上一次的相比,這次只花了開頭不到十分鐘就把"無藥可救的壞人小隊"這樣的感覺鮮明地呈現出來,
角色有趣,戲份分配得當,有笑有爽又有些感性讓我得到充分的娛樂,
雖然剛開始有些偏向漫畫的表現方式會覺得有點出戲,
不過個人覺得還可以接受,習慣之後也塑造了這部片任性的風格,
不得不說自己覺得導演崗恩的美學還是很獨道甚至有些地方挺噁爛XD,
但噁爛的地方不僅可以塑造驚悚或娛樂打鬥橋段,甚至還可以用在感人橋段才是最讓人驚豔的,
捕鼠者最後的表現讓我覺得浮誇卻又深深被打動,
而在海星眼中恍如看到世間解答的哈利,我想真的只有崗恩能想到這樣的演出。
我突然覺得有個詞可以很好地形容自己對這部片的總結,
大概就像臭豆腐一樣,又臭又香,難以形容的上癮感,讓我餘韻無窮。
話說回來這部片帶給我另一個有趣的思考則是關於新舊兩部的對照,
因為這部片的性質有點類似重啟,
許多角色沿用相同或類似的設定,也有些選角是延續上部的,
但在兩個導演的視野下,角色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得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一些類似的橋段與設定說明等安排也是同樣道理 ,
兩相對照有很多可以思考分析的空間。
然後最後小小提一下最近在看魔法老師的漫畫,
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就這麼看起來了,
角色很可愛,意外地有趣呢
工作上最近開始準備下一本單行本作業了,
回台南三個月,時間依然不知是快或慢,
忙碌於連載,即使都沒出門,卻沒什麼個人的時間或許是比較辛苦和諷刺的,
到這個月,已經連載超過三年半了,
許多人形容連載是長跑與短跑的結合,
短跑來自於每次截稿日前的爆發力,而長跑則是一回一回一本一本漫長的連載路,
我想這種感覺也會擴散到畫家的生活,
畫連載的日子裡,持續學習把時間切的細碎,因應總是存在卻又隨時會變動的稿件,
畫畫短跑的感覺或許比較單純暴力吧,一個短時間的衝刺,用盡全力將眼前的問題解決就可以呼呼大睡,
但畫畫長跑就要思考很多,就像真的在長跑一樣,
看到領先在前面的人會心急,一想加速追上他們卻又會後繼無力,
提醒自己要不疾不徐地配速,卻又擔心沒有用盡全力,是否讓自己太安逸了,
落後領先群太多,最後被拋在後頭,一生平凡倒也還好,要是晚年潦倒就太淒涼了。
這場馬拉松在槍響開始就是以年計算,想畫到死,那會是持續幾十年的耐力賽,
要比的不只是功力,更要比心態。
我自己還是挺喜歡這場比賽的,
永遠會有跑在自己前面的人,也總是會有從後頭努力追上的人,
最終他們到過的,自己也會到、自己到達的,別人也一定會到,
不用在乎輸贏,只想看看自己最後會到哪裡,
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最近依然常在思考這些,
持續畫著分鏡、試著整理製作團隊的SOP、穩健自己的心態,
時而興奮時而不安,
寫至此時才明白,原來這份心情從來都沒有變過,
生活要愜意,各位後會有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