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啊 頗累= =
話說電腦上"頗累"常常會打成"頗類"
就像"干我屁事"''常常會變成"甘我闢室"一樣
這是使用新注音輸入法的慣性錯誤
嗯 舉的例子有點粗魯
總之這是打第一句的時候發現的
最近常覺得想畫些什麼卻不知道該畫什麼
結果就這麼自虐性地畫了50頁的分鏡
話說50頁其實也是虎頭蛇尾的結果="=
畫到3x頁左右的時候 我覺得這些大概都畫好玩的吧
畫到4x頁左右的時候 我覺得在幾天就會把全部丟掉吧
畫到5x頁左右的時候 我發現我畫完了
分鏡歸分鏡 草稿歸草稿
於是我覺得這永遠會是分鏡
等第一張草稿出現的時候 我邊怨嘆自己的圖還是一樣不精緻
一邊開始畫起第二頁
我預計在標題頁之前就會放棄吧
於是剛剛重畫標題頁後 又多畫了兩頁
於是鉛筆稿就累積到6頁了
即使如此我仍覺得50頁不可能被我畫完
好了 這就是我覺得好累的原因= ="
來談談些雜事
我的備審資料裡面很清楚著寫著我的興趣是閱讀
因此我有9成相信教授會叫我講一本喜歡看的書
基於這個理由
我最近開始思考起用哪本書好呢
我想想最近看過的書
於是去圖書館時就找了"聽風的歌"再看一次
我也考慮夏目漱石的"行人"
或是我可以趁現在看新書
我想沒意外的話我會講"聽風的歌"
所以這幾天無聊就在模擬自己該講些什麼
如果能講兩本的話
我希望第二本講"糖果子彈"
老實說 我不期望說服教授"輕小說也是一種文學"這種自我主張
所以我的作法大概是別提起
如果教授問我那不是輕小說嗎 我再自以為是一番就好
稍稍模擬了一下講"糖果子彈"的現場
赫然發現這本好像比聽風的歌好講許多
不過我應該還是會先講聽風的歌
兩本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
下午在看電視的時候
看到了一個叫"明日世界"的節目
這東西實在是很神奇 它雖然是動畫卻不太會動
用一堆3d插畫和場景 配上大量的對白
就好像在看小說一樣
不過這實在是太好看了
我居然從一口氣看了快兩個小時
直到開始播別的節目才休息
故事是以美國為舞台
有天凌晨 世界發生了"浩劫"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憑空消失
科技和電子用品全部失效
故事的開場白這樣說
我叫羅素舒梅克
工作是向人推銷科技 在 還有人之前
總之 紐約變成了死城
浩劫使文明全數消失
羅素本來以為世界上只剩他一個人
但不久後他遇上了少數生還者
大家正試著在新世界生活
經過一些時候
羅素想回到家鄉西雅圖
於是便展開邊旅行邊搜尋真相的旅程
這故事還怪老梗的
但最令我震驚的是故事的劇情安排非常精采
舉例來說
剛開始的兩週描述羅素獨自一人的思考
渴望尋求聯繫 至少找到一個生還者
這看久了或許會很無聊
於是不久後羅素遇到了在紐約試著生存下去的人們
故事就這樣繼續下去
看了兩個小時 明明就是很粗糙的畫面
卻感覺一點都不乏味
在這之中 羅素從美東往西邊不斷走去
途中遇到許多人事物
每件事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能看到許多人類的反應
羅素也在這之中不斷地改變著
再舉個例
羅素在紐約遇到一個女警
她的特質在於臨危不亂 並且獨立 冷靜判斷當下狀況
理解接下來該怎麼辦
這位女警教導羅素幾項生存法則
其中的一項就是
"最好帶著槍 因為世界會變 但人心不會變"
羅素毅然離開紐約後
在路上遇到意外 險些死亡
這時一個流浪漢救了他
流浪漢是個非常開朗 有點瘋瘋的老人
但他看到羅素的背包裡有槍時卻異常地憤怒
他說
"槍讓人與人失去信任 沒有信任 人就什麼都沒有"
這些句子 或許大家都很耳熟
但我仍覺得很有趣
羅素在那時候也想著
流浪漢生活在街頭 每天靠著的是人們的善心過活
而女警卻是嚴苛的工作 她的任務一直都是懷疑別人
這樣的環境自然造成不同的生存法則
想想實在好神奇好神奇
另外到後來也多處看到人們在這"浩劫"之後
許許多多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想法
羅素不斷前進 自然捲入了許多事情
大多是絕望哀傷的事 但偶爾會有一些小小的希望
裡面有段這樣說
"看到他自殺後 我想到了什麼
我不要再等別人來找我 我要自己找到其他人"
於是羅素張貼了很多傳單 上面寫著"I am alive!"
"做了這件事之後 我覺得很高興
我找到當天找到最昂貴的香檳 決定為自己慶祝一下"
不知道為什麼
好像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看過這個故事
對裡面的很多東西都有印象
或許是相同類型的故事有重疊吧
總之這是很神奇的節目 能轉到真是太幸運了
不知不覺講了好多
本來還想說說玩惡魔城的一些事情
我看就有空在講好了
先去吃飯
星期六過去了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